来源: 中国科技网 时间:2020-06-29
作者:朱彤 杨宝仁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通讯员 杨宝仁
“王教授,我们这的枣树,叶子掉了一地,不知道得了什么病,你能来帮我看看吗?”6月29日,接到兵团十四师224团一个农户的电话,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植物科学学院王新建教授就开始急匆匆打包行李,准备下乡。
30多年来,特别是作为科技特派员以来 ,王新建教授俯下身子、耐下性子、走入群众,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团队与224团建立了“院校+团场+职工”的科技服务模式。他主持承担的科技项目《新疆南疆枣、梨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在十四师224团、二师25团,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在他的技术指导下,224团建立了节水灌溉密植红枣示范园4150亩,红枣亩产量从100多公斤提高到了近300公斤,优质红枣密植示范园实现年产值2100万元,获得利润1400万元,年新增产值500万元,使果农人均增收7.8万元。

校园、果园,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1986年7月,王新建毕业于塔里木农垦大学(现为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果树专业。留校任教后,他就经常跟着闫春雨教授老一辈专家,到新和县、阿克苏实验林场、红旗坡农场等地实习锻炼和科技服务。
“闫春雨教授要求大学生下基层锻炼半年以上,青年教师不少于2年,要与农民一起干、一起吃、一起住。”王新建说,闫教授这批老专家对他的启发和影响很大。
王新建回忆,大学刚毕业的他,就带着学生到新和县实习。学生与当地的专业户进行果树修剪技能PK,这些专业户的文凭大多是初高中,来自山西、陕西、山东等地,被称为“土专家”。
学生修剪的苹果树“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树形不起眼,但第二年就开花了,第三年就果挂满枝头,而“土专家”修剪的果树中看不中用。
学生修剪果树的成本低,每棵树仅需要2块钱,比“土专家”少3元钱。“还是大学生的水平高,修剪的好,效益也好!”土专家说。
“搞科研,需要接地气,基层看重的是操作和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理论。”王新建教授说“:校园、果园,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王新建教授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多项,参与“新梨7号”选育推广,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果树学科学术带头人。
作为科技专家和被科技部表彰的优秀科技特派员,去年国庆节期间,王新建教授应邀作为观礼嘉宾到北京天安门现场,观看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听得懂、用得上,把先进农业技术传授给农工
作为科技特派员,要守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
早在2001年,王新建教授就开始在十四师47团科技服务。
当时没有沙漠公路,要先经过喀什市、和田市,最后才能到47团。王新建教授及其团队,早上七点就从学校出发了,到了晚上十二点多才能赶到47团。一瓶水、一个馕、一包榨菜,长途跋涉中,肚子饿了,就用这些来充饥。
责任编辑:李俊霞
新闻链接:http://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0-06/29/content_9670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