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基层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让党放心、不负人民20

发布时间:2022-05-06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

4月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在新文科楼329会议室组织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秦泽洪说,要建好思政课,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要守好主阵地、主渠道,讲好思政课。以“四史”教育为根,坚定“四个自信”。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以“六要”“三贴近”为本,练好讲课功夫,将兵团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思政系党支部书记、学院办公室主任欧文希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这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研究方向和重点。我们应主动对接服务需求,立足南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讲好新疆故事、讲好兵团故事,加快构建新疆特点、兵团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思政系教师朱军华说,我们要牢牢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发掘胡杨精神的丰富内涵,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接续培养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有用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思政系教师杜环环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这给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未来努力方向。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思政系教师王才道说,要发掘胡杨精神的思政育人功能,以胡杨精神教育为核心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展示自我的舞台。要用胡杨精神的典型故事感染、启迪学生,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爱疆情怀,自觉扎根人民,奉献边疆。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思政系教师李宝军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立志成为大先生,加强自身理论素养,不断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以渊博的知识涵养人,以生动的兵团红色故事感化人,启发大学生学思践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精神根基。要多阅读红色文化经典书籍,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用榜样事例、用身边故事,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影响力。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0级研究生车佳锋说,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上,我们必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扎根南疆大地,践行胡杨精神,求真务实做研究,脚踏实地做贡献,把青春热血融入践行兵团维稳戍边事业,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不懈奋斗中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0级研究生张清润说,我们要传承弘扬兵团红色文化,不断深化兵团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阐释、传播工作,让兵团红色历史可见、可触,让兵团红色文化可感、可知,不断推动兵团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摄:李宝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