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塔大头条
当前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塔大头条 - 正文

【兵团日报】杨志刚:三秩春秋忙 一朝得粒丰

发布时间:2018-10-14 作者: 浏览次数:

兵团日报  2018年10月14日第01版

杨志刚夫妇在实验田里统计小麦资料 兵团日报记者 王志清 摄

屈指算来,杨志刚大学毕业后已在农田里摸爬滚打了整整30年。他说,是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的培养,使自己和农田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8年8月,杨志刚在塔里木农垦大学(现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师农科所小麦育种组工作。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小麦产量低,种植效益不好,职工种粮积极性不高,当地职工纷纷改种经济效益好的棉花。

为了更贴近生产实际,杨志刚和妻子商量,把育种试验田搬到一师四团。该团地处天山托木尔峰脚下,夏凉冬寒,昼夜温差大,是一师小麦主产区。

为了尽快培育出适应南疆气候的小麦新品种,杨志刚从内地引进特异种质资源核不育和矮败材料,丰富了小麦品质基因库。从内地引进的品种在当地出现了问题,作为杂交亲本的父本和母本生育期不一致,花期不遇,无法授粉。

杨志刚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地膜棉花种植方式解决这一难题。他在返青期给晚熟小麦加盖小塑料拱棚,形成增温小环境,使生育期提前7至10天,达到较为理想的花期,与早熟品系花期相遇。

由于各种原因,小麦试验田几年间不得不连续搬迁,受到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等影响,造成育种材料的丢失,影响了育种进展。2010年四团遭遇30年不遇的冻害,加上土壤盐碱化严重,造成很多育种材料丢失。

面对恶劣的科研环境,杨志刚夫妇不气馁、不放弃,他们把家安在了试验站。站里简陋的砖房没有下水道、卫生间、暖气、电视等基本生活设施。冬天里,自来水管道常常被冻住,放不出水来,他们要到几公里之外的连队去拉水,生活仿佛回到了10年前。

为了避免育种材料受损,夏收取样期间,杨志刚把取样的育种材料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房屋空间小,小麦都堆在了床边,杨志刚把自己的生活埋在了麦堆里。

为了促进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生产发展,杨志刚还主动承担起了小麦三圃良繁工作,通过努力,基本建立健全了小麦三圃良繁体系。同时,小麦育种工作也出现了好势头。从2012年起,杨志刚所在的小麦课题组连续三年都有小麦品系进入自治区南疆冬小麦生产试验。(兵团日报社 记者 王志清)

新闻链接:http://epaper.bingtuannet.com/pc/cont/201810/14/c43578.html

Baidu
sogou